题:四川绿林派武术传承人:传中华武术 扬侠义之道
双端腰,一颗印,百步穿杨,挂肘子午,勒马收缰27日,在成都市温江区一间武术馆内,十几名习武少年横眉怒目,身姿矫健,在老师李阳冉指导下操练绿林派武术金刀出鞘拳,一套拳法打得行云流水,有模有样今年30多岁的李阳冉是绿林派武术第六代传承人,习武至今已有20年
拥有约130年历史的绿林派是清朝光绪年间起源于四川赵公山的一支传统武术流派该流派融合中国传统武术南北二派之长,在四川武术界享有绿林小手盛名由于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较强总结性,加之历代高手辈出,影响甚广,经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申报,绿林派武术在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李阳冉介绍,清朝末年,一批来自各门各派的习武人士在四川青城山的最高峰赵公山一带聚义赵公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为总结创出适合在山林地区作战的武术套路,彼时聚义领头人刘忠与众多好汉共同切磋研习,逐渐形成绿林派武术绿林派武术博采众长,其最大特点是去掉了各路武术中的花法,提炼出最能用于实战的套路李阳冉称,绿林派武术动作小巧多变,招式紧卷连续,善于击打人体周身要害处,并主张多拳少腿,贴身短打
出生于四川雅安的李阳冉从小热爱武术,13岁便拜师绿林派武术第五代传承人何三金门下,当年习武时,我的老师在雅安市郊一座小山上教我功夫每天早晨天不亮他就去山上放鸟,而我也要早起去找他每天练两三个小时功夫再下山上学,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李阳冉回忆说
不过李阳冉也坦言,伴随着时代变迁,绿林派武术渐渐式微一方面,由于发端于内陆,绿林派武术对外交流切磋的机会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这门武术最初创立和蓬勃发展的时代土壤已不复存在作为目前绿林派武术唯一省级非遗传承人,李阳冉深感责任重大:绿林派武术作为四川本土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的四川武术特点在当代继续传承,发扬这一流派,对四川武术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传承
为促进绿林派武术对外交流,扩大其知名度,李阳冉先后成立绿林武术表演队和文化传播公司,多次参与大型活动演出,其中包括2011年为来四川访问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夫人切利·布莱尔所做的压轴表演如今,在不少传统武术从实战,防身向全民健身转变的背景下,李阳冉身兼成都多所学校的武术教头,在中,小学生之间推广由绿林派武术改编而来的绿林操,同时,李阳冉在成都开设一家武术馆,为一些从小对武术抱有兴趣的青少年打开中华武术之门,在年轻一代中发掘出练习绿林派武术的苗子,为绿林派武术找到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李阳冉说
此外,李阳冉还亲赴日本,泰国等国家,与当地武林高手切磋武艺,交流武术文化在泰国,他还发现了弘扬传统武术的另一种方式对传统武术进行竞技化改造,是延续传统武术生命力一条出路例如,泰拳作为泰国传统拳种,在保留古泰拳文化和特色基础上,成功进行现代搏击转型,并在世界格斗中占据一席之地李阳冉认为,现阶段四川传统武术尚未尝试竞技化改造,若把两者结合,则有机会碰撞出绿林派武术的发展机遇
绿林派武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这门以‘绿林’为名的武术流派将侠文化融入其精神内核李阳冉说,在推广,传承绿林派武术的同时,更希望把绿林派武术所倡导的侠义之道和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下一步,我省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记者龚艳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