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有严重心梗、生命一度垂危的王先生顺利出院了。两周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外科吴海波教授团队成功为他植入了人工心脏,让濒临死亡的他重获新生,成为一名现实里的“钢铁侠”。这也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独立完成的东北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
出院前,医院党委书记任萍、院长刘志宇专程看望患者,嘱咐他保重身体
重症心衰,一度失去希望
患者8年前曾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今年3月底,患者因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入院治疗,医生给予IABP辅助,但是患者病情持续恶化,胸痛伴有濒死感,低氧伴有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心外科吴海波主任团队立刻展开抢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植入ECMO。 然而,王先生的心脏功能极差,无法接受冠脉支架或者冠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成为了王先生的唯一选择,经历了十天的艰苦等待仍然无法找到匹配的供心,患者的病情越来越重。“您是否愿意接受一颗人工心脏?”吴海波教授的一句话让几近绝望的王先生一家看到希望。
黑科技现身,人工心脏成功植入
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论证,吴海波教授决定为患者进行人工心脏手术。为确保此次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万无一失,心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心脏外科监护室、超声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进行培训、演练,对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推演,制定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和各种应急预案。 4月8日下午两点,手术正式开始。对于这种ECMO辅助下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麻醉及术中管理要求极为严苛,麻醉科肖昭扬主任带领麻醉团队平稳地完成麻醉诱导。首先由姜东炬主任进行冠脉造影术,吴海波主任根据造影结果为患者进行了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随后,体外循环下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正式开始。
吴海波主任熟练地将升主动脉与人工心脏的出血管进行吻合,接着又在心尖部打孔并缝合“人工心脏”入血管,连接泵体,在麻醉医师、体外循环灌注师的密切配合下,吴海波主任顺利完成手术操作。紧接着,心脏超声科武俊主任使用食道超声评估心脏情况,根据超声和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调整人工心脏的转速。最终,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王先生的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撤离ECMO,经过11个小时的手术,凌晨时分,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患者转至心脏外科监护室,在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术后第一天脱离呼吸机,手术后第二天,卧床20天的患者就下地活动了,术后第三天转入心外科病房。在康复医学科和临床营养科的帮助下,恢复良好的王先生顺利出院。
吴海波教授表示,每年有大量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急需救治,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在供体紧缺的情况下,许多人往往等不到供体心脏。人工心脏是这些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东北首例人工心脏的成功植入,标志着大连的终末期心衰的患者能够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获得国际一流的治疗。
“中国造,世界心”精工智造,全球验证 人工心脏即左心室辅助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用人工血泵的离心力,将左心室的血抽出并泵注到升主动脉内,从而起到替代左心室功能的作用。本次手术采用的是永仁心EVAHEART人工心脏,这款永仁心人工心脏产品是中国唯一获得药监局批准可以进行长期治疗的人工心脏。这也意味着,患者可以终生使用这款人工心脏对其心脏进行辅助。这款永仁心人工心脏已经在中国、欧洲、日本获得官方批准上市,也在美国获得IDE许可为患者进行治疗,在海外患者使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是国内的人工心脏中,唯一一款具有长期临床数据的产品。其安全性、有效性均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人工心脏示意图
创新引领,建中国心血管病治疗新高地
吴海波教授博士毕业于德国宏堡大学,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超过30年。作为助手共参加了大于5000例手术,作为术者完成了70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死亡率0.4%,范围包括心血管外科的绝大部分。擅长心脏瓣膜外科治疗、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外科手术、房颤迷宫手术、先心病矫治手术及心衰的外科治疗。
在柏林系统地学习了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心脏移植等技术,博士毕业课题是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方案的比较研究,首先在东北使用ECMO成功抢救病毒性肺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和病毒性心肌炎心跳骤停的患者。是中国东北首先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心脏手术的医生。
针对中国人的各种复杂疑难性心血管疾病,吴海波教授团队不断探索新的终极诊疗方案,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提供治疗的创新方法,最适合病人的方案,全面进入心衰治疗新时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