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教科书上从未描述,仅少数书籍文献有所记录的罕见疾病,你是否有兴趣耗费大量时间去追根究底?
当某种疾病极为凶险,且当前医疗下人们对其认知有限、诊疗手段匮乏,你是否愿意用毕生精力来研究它、战胜它?
当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为业内大咖,你是否会选择跳出舒适区、踏上体制外的新旅程,来为非公医疗的发展和我国医疗格局的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无论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做出不同选择的医生,其所走出的医路轨迹必然大相径庭,所抵达的职业巅峰、所达成的人生成就注定高低不同。
近日,值“第十一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丁香园邀请到本届大会共同主席之一、上海德达医院医疗副院长黄连军,为大家分享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从医经验和感悟,希望他的人生轨迹能让大家有所启发、借鉴和收获。
潜心主动脉事业发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疾病”,黄连军清晰记得,这是当年一本医学大百科全书中记载的、郑德裕教授撰写的主动脉夹层文章的第一句话。
那是1983年,黄连军刚刚开启他的从医生涯,也是第一次遇到主动脉夹层这种病。彼时,国内学者对主动脉夹层的认知非常有限,诊疗方案很不成熟。于是,黄连军一边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一边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在“荒蛮”的主动脉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地开疆拓土。
时至今日,主动脉夹层对于黄连军来说早已不再是一种罕见疾病,而是一种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疾病。仅去年一年,黄连军就带领着上海德达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整个团队参与救治了100多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究其原因,昔日的“罕见”不过是检查设备太落后、疾病认知不足造成的假象;而如今的“不罕见”,其背后是全中国主动脉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大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大幅提升。这些变化,正是包括黄连军在内的诸多先行学者努力开创出来的。
早年在阜外医院工作的时候,黄连军就与同窗好友孙立忠一起开拓主动脉事业,在他们合作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牵头举办了许多次全国学习班,借此自己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技术传授给同行,传播到全国各地。这些学习班正是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的雏形。
2009年,黄连军与孙立忠一起被调往安贞医院。就是这一年,两人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创办了第一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旨在分享大血管疾病诊疗的相关知识,加强新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迄今为止,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已经举办了十届,论坛早已从单一学科的专题会议成长为当今多学科互通分享、沟通协作的心血管领域综合性学术会议。更重要的是,在10余年的深耕下,盘古论坛孕育出了一支又一支大血管领域的骨干力量和后备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因为有以黄连军等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做表率、做引领、做帮扶,才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主动脉领域的医学人才,才有了国内主动脉事业这些年的蓬勃发展。
少年一腔热血守初心,不吃老本,不畏挑战
从1983年至2022年,黄连军的从医生涯已长达39年。原本早就可以选择退休过清闲日子了,但黄连军却选择了继续奋斗,并主动迎向另一个新的挑战——走向体制外,打造非公医疗高水平心血管疾病中心的标杆。
为什么还要继续工作?“60多岁的医生仍然是宝贵的医疗资源,我想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多做一点贡献,来回报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
为何选择跳出体制内?“公立医院可谓人才济济,相比继续留在那里跟大家挤在一起,倒不如去更缺乏医疗人才的非公医疗机构更能发挥出价值。”
您希望发挥出怎样的价值呢?“虽然我国非公医疗数量上已经远超公立医院,但多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我想尝试建设一个在医、教、研各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的非公医疗机构,打造出典范来助力国家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少年一腔热血守初心。原本可以留在安贞医院“吃老本”,但黄连军却主动选择离开“舒适区”,不畏艰难地去探索新的风景。
在黄连军等人的影响下,盘古论坛也依然保持着朝气和斗志,始终坚持以创新谋新高。纵观历届盘古论坛,规模逐渐壮大,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论坛的影响力也逐年攀升。
据悉,本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新增了更多分论坛,目的是持续加强该领域的团队作战能力;另外,大会还新增了盘古放映厅,将以电影院排片等方式进行手术实录展播;今年的珍奇病例博物馆将结合全新的投影技术和光影结构,塑造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如此种种,尽显活力少年风范。
若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心眼要好,技术要精
黄连军与孙立忠不仅是同学、同事,更是朋友、知己,两人长达40余年的交集、共同的理想铸就了彼此之间牢不可破的情谊,也成就了彼此。
这么好的朋友之间应该无所不谈吧,他们平时都喜欢聊些什么呢?很多人都比较好奇除了专业两人还喜欢聊什么,黄连军想了想,“好像平时还是在聊专业。”
“饭桌上不谈业务,只闲聊”,虽然常常在饭前说出这句话,但两人几乎没有一次不聊专业的。“总忍不住谈一谈最新做的手术,总结成功经验,并讨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这就是白求恩精神,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的两人早已将这种精神刻在骨子里,融进生命里。
“当患者躺在手术台的一刹那,他就把自己的命交给了你。”在黄连军看来,这份信任太过沉重,唯有拿出技术、充分的准备全力而为方能不负所托。黄连军身体力行数十年,告诫年轻人:若要成为一名好医生,技术一定要精;若要医术精湛,必须热爱医学、不怕付出,需要持之以恒地磨炼。
除此之外,黄连军强调,一名好的医生还必须要“心眼好”,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争取给患者带去更大利益。
对此,有人心存疑虑:主动脉疾病诊疗风险极高,在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当下,难道不应该尽量规避风险,以保护自己为主吗?黄连军的回答是,“我并不认为我国医患关系糟糕,医患信任缺失可能只是因媒体过于关注而夸大了的假象。试想,如果医患之间没了信任,他还会选择到医院找你、把自身性命托付给你吗?”
“当然,的确会有一些患者抱着过于美好的愿望来到医院,认为只要掏了钱,病就应该能够治好。”,黄连军补充道,“这个时候,我们医生有责任、有义务跟他们做好沟通,讲清楚疾病的发展规律和医学的局限性。相信99%以上的患者都能理解,剩余的属于特殊个例,显然不能成为医患关系的代表。”
结语
黄连军不仅是中国较早开展心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也是中国较早开展主动脉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而且他年仅34岁就已担任阜外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无论医学专业还是管理方面,多年来都结下了累累硕果。
回顾39年从医生涯中取得的种种成绩,最令黄连军感到骄傲的,就是培养出了一大批主动脉领域的优秀人才,并且很多人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了。
从黄连军欣慰的目光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主动脉事业的薪火相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