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江啤酒披露2022年三季报今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10.56%,归母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下降4.05%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9亿元和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6%和—9.64%。
啤酒行业在经历了2014—2016年的调整期后,经过短暂的恢复和储存,2019年开始进入顺周期最近三年整体表现呈回暖趋势
2021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的业绩增速分别为119.05%,43.34%,8.30%,15.82%,而珠江啤酒同期增速仅为7.36%,位列国内主流啤酒。
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也差不多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的增速分别为18.07%,16.93%,21.58%如果华润啤酒剔除去年的土地补偿款,业绩增长27.8%,而珠江啤酒只有1.06%
华南之王珠江啤酒在这场啤酒盛宴中落后了。
珠江啤酒的主营业务包括啤酒生产销售和啤酒文化产业公司位于广州的原总部用地将开发为珠江坡州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这个毗邻广州小蛮腰的商业地产项目,已成为AAA级旅游景区和广州之夜的经济地标,每年吸引数万游客
在公司的业务构成中,除了啤酒销售和相关酵母销售,2021年出租餐饮等业务收入接近2亿元而且啤酒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规模增长远高于啤酒业务
如果把啤酒地产丰厚的利润拿走,公司与啤酒销售直接相关的利润其实没有那么多,掉队的情况就更明显了。
业绩走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珠江啤酒与国内其他啤酒厂商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
在二股东百威英博的帮助下,珠江啤酒较早完成了公司的高端产品线10年前,华润雪花还在靠绿棍子的时候,珠江就在强调高端特色产品
2019年,公司首次披露三大产品品类规模,高端产品收入超过中端和大众产品珠江啤酒已经是一个实质性的高端啤酒制造商
所以几年前,啤酒行业毛利率普遍不到40%的时候,珠江啤酒就已经摸到了50%的门槛。
最近几年来,高端已经成为啤酒品牌的共识当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被升级,珠江啤酒在后高端时代并没有拿出强有力的战略和产品在股票竞争的时代,落后是自可是然的结果
珠江啤酒上市前,Interbru是其二股东,持股约25%后来世界啤酒巨头合并,百威,Interblue等公司并入百威英博,珠江啤酒的股权也放在新公司名下2017年初,百威英博增持珠江啤酒股份至29.99%,成为仅次于广州产投集团的第二大股东百威啤酒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兼联席主席Jan Craps Yankee也是珠江啤酒的副董事长
在啤酒业务上,珠江啤酒对百威英博进行了全面竞购。
作为全球啤酒老大,英博在全球拥有多个高端品牌,同时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于是,珠江的啤酒行业更早的复制了这种策略,通过夜场等渠道传播出去
最近几年来,百威英博的战略重点是投资精酿啤酒和支持线下啤酒馆珠江啤酒紧随其后,推出工艺品牌雪宝,打造雪宝体验店,2021年达到11家
百威亚太近几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与珠江啤酒神同步,很可能与上述跟随战略在中国市场的推进有关。
珠江啤酒生意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核心市场竞争加剧,全国拓展乏力
多年来,由于产品销售半径,地方产业保护等原因,中国啤酒市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区域割据,势力范围划分明显:在雪花啤酒的发源地东北,百威带着哈尔滨啤酒,这两大巨头在长三角,珠三角对峙,华北及周边地区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腹地,嘉士伯主导西北和西南,其他地区多出于混战。
珠江啤酒是华南地区的核心市场,虽然地位稳固,但增长空间有限此前,公司北上湖南,河北建厂,准备拓展华中,华北市场但华南以外的规模一直在2亿元出头,难以增长,毛利率仅为公司啤酒业务整体水平的一半
公司在财报中无奈地解释,伴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地区采取地方保护措施,扶持本土啤酒企业,限制外资品牌进入。
在上一轮行业调整中,中国啤酒市场正式进入五强争霸时代:百威英博+珠江啤酒,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嘉士伯+重庆啤酒,燕京啤酒+汇泉啤酒在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其他本土厂商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现在,我们终于进入了几年前预言的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更好的行业巨头可能会逐渐侵蚀落后者的市场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已经率先出线,留给其他厂商换挡提速的时间不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