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至今,半年已经过去了。各金融机构在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遇到了哪些困难?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是否有了提高?
成绩显著创新产品与服务迭出
据银保监会通报,在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方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扩大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则围绕小微商户,推出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专项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为加强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保险保障,中国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保险等持续优化保险服务,开发了建筑、家政、物流等多个新市民就业较为集中行业的保险产品。
在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方面,建设银行、开发银行等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并为新市民提供租赁、结算等服务,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农业银行还推出“农民安家贷”产品,为新市民合理购房需求提供信贷支持。
此外,各个金融机构还在新市民健康养老金融服务、医保服务、培训教育金融服务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不少银行还针对新市民推出了专属银行卡,提供免收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服务费等优惠,提升新市民群体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客从何处来借力科技寻突破
然而,肯定已有成绩的同时,现存的问题也无法忽视。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本就存在的获客挑战在新市民服务中更为突出。
一些城商行针对新市民群体开发了多款产品,却乏人问津,他们很难触及到新市民,无法让产品发挥效用,而真正需要金融服务的新市民也无从得知这些专门为他们打造的金融产品,信息不对等,让本该紧密相连的机构和客群之间仿佛隔了一堵看不见的墙。
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借助金融科技公司的力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在金融科技公司看来,金融机构解决获客问题的关键一步是进行数字化转型。深耕金融领域10多年的专家和科技型服务提供者融360在这方面颇具心得。融360创新性地提出全渠道策略,特别是其中基于社交裂变、私域流量的全渠道协同管理平台,打破信息差,实现在更多主流媒体、更多城市、更多消费场景和更年轻群体中更强的获客能力和更高的获客质量,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对营销渠道的日渐增高的多样性要求。
对于投入成本和研发能力都相对不足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借助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力量,成为他们新市民相关业务突围的锋刃。
直面挑战金融科技全程护航
更为普遍的困境出现在新市民群体的精准识别上。事实上,在《通知》出台之前,不少大型银行就已经有了服务相似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做不到精准识别,金融机构就无法对这部分客户建立标签,之后的专属权益、特惠产品和金融知识服务都无法精准地推送给客户,影响业务的同时,也影响了客户的用户体验。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也将影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迭代更新。
与识别难紧密相连的,就是风控难。金融服务新市民群体,关键在于“普惠”,“普”与“惠”二者不可或缺,这就意味着客群的不断下沉。这一群体流动性大,不仅带来识别难的问题,同样也将风控问题摆在了台面上。但是如果依然还是沿用传统的银行流水、社保记录、资产证明等收入认定方式,或者限定贷款额度等手段来加强风控,谈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就是一纸空文。
与获客相似,解答问题的钥匙依然是科技力。金融科技企业能够协助金融机构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新市民群体进行精准识别,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在保障银行风控红线的基础上,为新市民群体提供可得和便利的金融服务。针对金融机构获客难、识别难、风控难等问题,融360通过实战经验,打磨了智能营销和运营科技、智能信贷科技、智能风控科技、智能贷后管理科技、定制化服务科技五大综合能力,全流程赋能金融机构新市民金融服务业务低成本、高效、快速、高质量的开展。
某农商行开发过一项普惠类信贷产品,但是风控问题难以解决。融360针对该项目提供了智能化、个性化的高效定制服务,凭借融360自身丰富的风控经验和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帮助该项目更加精准地进行客户画像和管理,为该项目搭建了贷前、贷中、贷后模型,制订了全流程风控策略,优化产品设计、风控流程、贷前决策审批流程和贷后预警流程。
当前,业界已达成共识,金融科技可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可行性和可控性。
融360等金融科技企业未来将继续支持金融机构更快、更好的数字化转型,不断迭代自身的产品,提升科技力,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衍生的新需求和新要求,助力金融机构向新市民提供均等性和便利度更高的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共同为新市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